查看原文
其他

要深入研究古北口长城的历史文化

孙希磊 理论周刊
2024-09-16

点击“理论周刊”关注我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一曲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奔赴抗日斗争的最前线,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素材就来自古北口长城抗战。

长城象征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

长城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抵御外侮、守卫边疆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边塞军民戍边御敌的依托,凝聚了团结统一、共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

古北口自古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自战国时期就是防御北方异族入侵的前哨,明洪武年间,设置古北口守御千户所,后升格为密云后卫。明弘治七年又设立古北口提调,属古北口路参将管辖。古北口路所属15个关口,东起汤河口,西至乍儿峪口。清乾隆三十年由密云檀营分派八旗亲兵增强古北口防务,在河西建柳林营,设总兵、总督府,在河东设都司衙门,置重兵驻守关口。可见,古北口一直是万里长城沿线具有较强军事意义和影响深远的关口之一。这里发生了无数战事,是名副其实的著名古战场,上演了很多次激烈战役,有史可考的战役就达138次之多,其见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特质。

进入近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中,古北口长城成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精神象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在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平型关等长城沿线英勇抗敌,赋予长城更多不畏列强、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涵。这时的古北口成为1933年长城抗战主战场。在这里,中国爱国将士在古北口至南天门一线与日寇展开了激烈战斗,在敌人优势兵力和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凭借简陋的武器,以血肉之躯在古长城上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血战,写下无比壮丽的英雄篇章。

同时,以古北口长城抗战为创作背景的电影《风云儿女》,鼓舞着无数爱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投身抗日斗争的战场。由于地处抗日战争的最前沿,古北口在革命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成为抗战胜利后我党在华北地区唯一一处接受日军投降之地,而且在解放战争中先后二次进行古北口保卫战,保卫了胜利果实,解放了深受苦难的古北口人民,为迎接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写下光辉的历史篇章。

1945年9月13日,八路军与苏联红军在古北口举行接受日军投降仪式。
长城代表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古北口长城,选址于地势险要的崇山峻岭或山川河谷,历经数代戍边军民的艰苦营造、开荒屯田、修筑关城,屡经战乱破坏但仍被不断修葺、巩固、扩建。其艰难困苦的修筑过程,与无数艰苦卓绝的抵抗斗争,正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浓缩。

这里仅举明朝时期大规模修筑古北口长城为例:明中后期后,古北口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大宁卫放弃后、蓟镇边墙外的朵颜卫被蒙古本部收服,使古北口由战略腹地变为前线战场,土木堡之变和庚戌之变后古北口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突出。其中,古北口长城空心敌台是在隆庆至万历年间谭纶、戚继光主持下修筑的。隆庆二年五月,张居正为加强北方防务,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统辖蓟州、昌平、保定三镇长城军务。隆庆三年春,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到隆庆五年,蓟、昌两镇修筑墩台共计1070座。经过戚继光的努力,蓟镇一带的长城防御体系变得十分坚固,长城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古北口长城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改造完成的。

建成后的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构成。长城形式因山而异,布局巧妙,建造精良。从形式看,有方形、圆形敌台等;从顶部看又有平型、船篷顶、穹隆顶、八角顶,式样繁多,各具特色。西部卧虎山长城敌台建于“虎头”山腰,俯览长城直落山谷。东侧蟠龙山上长城以无数“之”字奔腾而来,至东端昂然跃起,直冲苍穹。“水门关”关隘横跨潮河,“姊妹楼”敌台直抵河谷。它们代表了中国长城修筑的最高水平,也显示出军戍将士自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长城代表了中华民族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长城不仅是军事设施,也是和平时期沟通交往、贸易交流的纽带。纵观中国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边塞关隘,无不留下互市贸易的遗迹、和睦相处的记忆,见证了长城内外各民族和平交流、共同繁荣的历史,寄托了国家与人民对和平的向往,蕴含着中华文明“和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古北口长城所蕴含的文化中也十分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古北口由于其险要的地形成为战争时期重要关隘,在和平时期发挥着另外的职能,它作为长城内外互通交流的重要关口,发挥了重要作用。宋辽时期,古北口就成为东北与中原之间最频繁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澶渊盟约以后,两朝通好长达百余年,古北口真正成为中原王朝派遣“北使”的重要通道。驿骑星轺、走过包括北宋欧阳修、苏辙、包拯等两朝聘使1600余人,堪称历史和平之路。明清时期,这里的商贸互市十分频繁,既稳定了边疆的和平局面,又促进了游牧区经济的发展。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推动了长城内外的贸易发展。古北口在宋辽时期就设有榷场,促进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朝采取对外政策为“善待厚遇”“守备为本”,长城以防御为主;对前来朝贡的蒙古各部,给予赐官爵、准允物资交流等措施。另一方面促进了通行往来。古北口关外设有驿站和驿路,成为宋使经过辽南京北上中京、上京最常走的路线。在宋人文集中,大量出现了关于古北口的诗文。到清代古北口则是著名的驿路,一直迎送着清王朝的几代皇帝往返于京师、热河与木兰围场之间。这种密切的交流通商和人员往来,促进了古北口各民族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古北口长城在漫长的历史中,一方面在军事上确实发挥了威慑与防御作用,另一方面和平友好却是总趋势。古北口长城地带出现战争的年代数量远小于和平时期,商贸交流与开放包容成为时代主流,使得长城实际上是作为中华文明的“和平之线”而存在。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北京段)的精华部分,要深入研究古北口长城历史文化、长城抗战背景、历史重大事件、重头故事、重要人物等,构建古北口长城文化为核心的价值阐释体系,凝练古北口长城为代表的长城精神价值内涵,彰显长城精神的时代价值。

(作者为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

理论周刊(ID:lilunzhouka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欣欣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推荐阅读 -


1、新质生产力解析|新质生产力照亮未来中国经济

2、纪律建设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新亮点

3、中国式现代化必将突破社会科学既有知识体系

4、延安时期是如何开展党纪教育的?

5、全球文明倡议,还原真正的文明多样性

6、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理论1点点 热门视频推荐 -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理论周刊视频号,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llzk123@126.com


推荐给大家,请戳在看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